6120个品牌在这个平台的销售翻番!理性消费周期 生意怎么做?

内容摘要【亿邦原创】“今年的生意,更难了。”“传统电商平台,没有活动,日销就下滑得很厉害。很难有有效策略把单量重新拉上来或者维稳。”一位运动品牌负责人说,“预热前卖不动,预热活动结束卖不动,只有活动期间第一天或者最后一天有点效果。”“直播带货,前年

【亿邦原创】“今年的生意,更难了。”

“传统电商平台,没有活动,日销就下滑得很厉害。很难有有效策略把单量重新拉上来或者维稳。”一位运动品牌负责人说,“预热前卖不动,预热活动结束卖不动,只有活动期间第一天或者最后一天有点效果。”

“直播带货,前年开始,获客逐渐变成了重付费,付费占90%,自然流只占10%。”一位国货美妆品牌负责人称,“而且流量波动性太强,刚播完就是高峰,接下来一个礼拜没动静。以至于我们只敢预售,不敢放太多现货。”

在品牌商家都感叹生意难做的当下,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增长平台突破困境。知名运动品牌Kappa去年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340%。他们发现,无论增长幅度还是体量占比,得物平台在其全渠道中排名前列。

“这个平台不但有年轻群体,也有消费能力,而且已经渗透到了其他平台的群体,简单说,其他平台的人都更愿意去得物买单了。“某美妆品牌表示,“我们做过用户调研,在得物产生购买习惯的人,粘性高,比较信任得物。”

2024年,6120个品牌在得物的年销售额翻倍。这是亿邦动力日前从得物“Young品新主场”商家大会上获得的信息,从现场500多个商家反馈,越来越多商家更加坚定在得物投入更多资金、资源和精力,乃至将得物视为Top1增长渠道。去年,平台还新增了32个十亿细分品类,例如腕表、首饰、护肤、彩妆、电脑、香水、智能设备、电脑等,新品类、新赛道均是品牌商家能捕捉的商机。

“得物的市场还没有被充分地满足。很多外网热度并不高的品牌,都能在得物打出声量。”现场品牌方表示。得物的生意到底怎么做,来看亿邦动力的深度调研。

01

回归产品:深挖情绪和功能需求,7000+球鞋上架秒罄

亿邦动力在Q1走访调研中发现,经历了消费周期下行、行业价格内卷的洗礼后,今年品牌商的心态普遍更理智。消费理性化周期,不少品牌商家都把回归产品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原来的直播电商、视频带货,并不一定是用户的真实需求。用户整体消费力下降,他们会回归理性,基于需求选购想要的产品。”

“一款新品上市前,我们要做大量的调研。”某国际运动品牌相关负责人说,“得物会和我们一起做前期趋势洞察,例如人群数据解读、平台上热点品牌的产品趋势”。

去年3月,该品牌在得物提示下,看到平台搜索热点某种品类鞋有上升趋势;7月便在得物全新上线新品,首发7000双鞋当月内全部售罄,“只要上架就是秒罄,直到现在订单量还在增加,今年每一季的订单增加到了3万双”,该负责人表示。据悉,2025年前4个月,品牌在得物的业绩已接近去年全年的80%,计划后续争取更多独家产品和配色货品资源,让更多的签名鞋、联名鞋在得物首发。

消费者正走向成熟,不会因为品牌背书直接买,而是对产品有了更高要求,要提供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产生共鸣才能有增长,该品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21年某款篮球鞋新品上架得物后,几秒内全部售罄。“这是情绪价值的力量。”

半亩花田品牌设立消费者需求洞察团队,专门研究用户需求,以便提供功能价值的产品。拿半亩花田在得物的爆品洗发水来说,“这款产品的差异化是添加了半瓶格莱斯玫瑰纯露,养头皮护发丝同步进行,能解决女士头发头顶油、发丝枯、发根软塌等问题。”半亩花田得物渠道负责人郑国说,无论在实际消费者使用调研,还是KOL测评中,产品广受好评。“得物人群精准度很高,我们只需要把产品做到足够契合,满足用户需求,成功率就会很大。”

“得物上还有巨大空间,细分赛道仍有大量机会。”Dickies品牌,2022年在得物聚焦鞋服两个品类,销售过亿。2023年起,品牌在得物陆续拓展了手表、箱包、女装、童装、内衣等9个细分品类,仅创新品类就塑造了千万级增量。去年,在得物年GMV突破2.5亿,订单年同比增长翻倍。

02

养好库存:上新一年多后,仍然月销8000+

死磕消费者需求是一方面,同时在得物平台加大库存宽度深度、更多上新品,更多品牌商家尝到了甜头——只要供给跟上需求,就有指数级的增长。

潮流服饰品牌BIPOLAR品牌负责人表示,在得物GMV从2000万突破5000万,关键突破是提前做好产品规划,大量上货,且是现货。“之前我们一直只有1000多万销售额的原因,是因为在得物上基本没有现货。”

“去年,我们提前做好了货品规划,还做了大量新品。像夏季短袖,以往要到3-4月才做,但去年12月就开始准备,1月过完年回来就开始做,2-3月就迎来了很好的增长;新款方面,今年平均每月要上60个,4月新品上架100个,比以往多很多。目前,销量TOP 20的款式,一半以上是今年新款。”该负责人称,“今年预估销量还会有2-3倍增长,GMV目标是1.5亿。”品牌还要在得物开拓女装、防晒服、羽绒服等更多产品线。

在得物平台,品牌商家不用疲于应付大促,根据平台节奏备货、出货,库存更健康了。不少在全渠道经营的品牌反馈,“在得物,做的是增量生意,但生意却更稳定了,感觉是一个躺着赚钱的平台”。

Kappa电商主管称,“在得物,一年前上新的商品还在卖,持续有销量;而在其他平台,商品销售周期相对短暂,需要持续投入去维持。”李宁在得物上架的一款卫衣,上新超过一年,月销还能达到8000+件,至今商品累计销售超过700万元。主打JK女装的“东鲸岁时记”,一些商品在得物热卖了3-4年,至今月销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得物,品牌商与经销商之间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共同做大市场。品牌商负责新品发售、独家品专供上架,其工作重点放在为新品造势,运营目标人群,建立品牌心智。而经销商则负责跟进新品和拓展货品宽度,不断扩大销量,把新品打造成更稳定的日销品。“这是一个共赢的平台。”

03

有效营销:不到10万投入,百万以上销售回报

有了好产品,有效营销是更好助力,只是现在不少品牌做营销,往往陷入僵局——花钱投流才有动销,不投流就没有动销。

今年4月,Kappa上新了一款赛车鞋,是品牌的一次创新,外形像法拉利跑车。但这款前期投入很多资源研发的产品,刚上架却并没有被大众接受。遇到问题后,Kappa品牌在得物社区,联合社区达人发布18篇种草内容,并在得物推持续投入,内容发出后立竿见影,日销50单,到月底累计已售出3000余双,品牌方一看货源紧俏,马上联系工厂大力生产。

“整体投入的营销成本,10万块钱不到,产生的销售额却是百万以上级别的。”Kappa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得物有从内容种草到交易转化的链路闭环,在得物社区,只要是真人、真实体验的内容,转化效率就会特别高。Kappa商品流量来源中,社区流量占比高达40%以上,“种草”、“交易”两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内容可以沉淀,可以被用户搜索到,具有长期价值。”

去年GMV同比增速高达60%+的薇诺娜,今年也在得物社区内容上加足马力。此前平均每月要发布约2000篇高品质内容,今年这一数字还将增加30%-50%。“得物上一篇内容爆了,这个链接的流量就会有明显改变。”薇诺娜得物运营经理方哲宇说。

据多位商家对亿邦动力反馈,“引力平台+得物推”等商业化工具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用得物商业化推广工具,投了3万,ROI最高到27,后来数据回流到21,我们都震惊了,这个投产特别高。”

除了真实内容种草、商业化工具放大效果外,“品销合一”的生意也讲究时机。与其他电商平台大多围绕618、双11不同,得物的营销节点大多以520、七夕、母亲节、圣诞节等新生代节点相关,还有品类日、疯狂周末等平台级营销活动。2024年情人节前,半亩花田提前做好内容铺设和储备,情人节当天单品翻倍爆发,日销12万。郑国表示,平销期参加“疯狂周末”活动,品牌在日销基础上也会有近2倍的爆发。“得物的推广成本是所有线上渠道最低的。”

今年,为了给商家更多利润空间,得物平台还推出多个政策,降低商家经营成本。比如,平台主动让利超10亿,下调了鞋服箱包、美妆个护、运动户外、母婴宠物、3C数码、食品饮料、潮玩家居等30余核心类目费率,最高降幅达16%。

BIPOLAR品牌,已真实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费率降低超过11%,拿到了平台百万级的返现。还有运动品牌月投50万返50万,综合成本下降30%,爆款销量直冲行业TOP1。另有商家告诉亿邦动力,虽然他在得物的流量绝大多数是免费的,但“营销返现”依然能让其整体流量成本直降3-4%。

“打短期战,捞一波快钱就走的做法行不通了。”海洋至尊品牌负责人说。大家都渴望更稳定、健康的生意,这是品牌商家和平台共同需要努力的。

目前,得物正在面向美妆个护、运动户外、服装、潮玩、家电数码、黄金珠宝等30+类目全面招商,平台还提供百亿免费流量,5亿+营销返利,针对新品的专项流量扶持计划,帮助品牌及商家以更低流量成本获得更高回报。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