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完成海关监管作业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朱晓龙 记者陈瑜)21日,在宁波舟山港金塘甬舟集装箱码头,一只“机器狗”正灵活穿梭于空箱查验场地,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场地上空悬停并锁定同一查验目标,二者协同完成了一批进境空箱的自动化查验任务。这是杭州海关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朱晓龙 记者陈瑜)21日,在宁波舟山港金塘甬舟集装箱码头,一只“机器狗”正灵活穿梭于空箱查验场地,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场地上空悬停并锁定同一查验目标,二者协同完成了一批进境空箱的自动化查验任务。这是杭州海关首次利用四足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参与海关监管作业的创新应用,也是浙江省首次将四足机器人应用于海关监管作业。

    “机器狗”可根据海关业务监管需要,搭载云台摄像头、扩音喊话器、AI识像、夜间照明、双光谱热成像、云成像遥测仪等先进设备,能够自主规划路径,对集装箱箱体破损、内部残留物等进行扫描识别,并将数据实时回传至云端分析平台。无人机可在空中完成集装箱扫测作业,不仅能对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开展巡检,测算整个堆场体积、箱数,还能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识别活体生物和热源异常货物。

    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二科科长葛晓峰介绍:“这次测试的两个场景分别是空箱查验和重箱查验。无人机在空中通过物联网络提供全局环境数据,动态更新地图。‘机器狗’则在地面跟随海关关员监督掏箱工作,自动比对箱号、进出目标箱,执行精细操作任务。”

    相较于传统查验方式,这种“天地人网”联动的协同作业模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网络。“机器狗”和无人机的应用可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避免了箱内残留危险物质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为港口的智能化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支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杭州海关结合群岛型海关业务特色,让技术革新融入海关监管,下一步将持续探索机器狗、无人机等技术在海关监管领域多场景应用方式,打造可推广的智慧监管体系,提升口岸智能化、便利化水平,为口岸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